<em id="adafw"><acronym id="adafw"><blockquote id="adafw"></blockquote></acronym></em>

<dd id="adafw"><noscript id="adafw"></noscript></dd>

        <dd id="adafw"><pre id="adafw"></pre></dd>

          <button id="adafw"><object id="adafw"></object></button>
          當前位置:福清新聞網 >> 精彩福清 >> 僑鄉福清 >> 正文

          歷史沿革

          2009-09-17 17:10:29來源:福清新聞網

            簡稱融。唐圣歷二年(公元699年),析長樂東南太平、感德、崇福、山亭、孝義、萬安、長樂、永樂8鄉置萬安縣,隸于泉州(今福州)。天寶元年(742年)改名福唐縣,隸于長樂郡(今福州)。元和三年(808年),長樂縣并入福唐縣。元和五年(810年),復析出置長樂縣。后梁開平二年(908年)改名永昌縣,隸福州。后唐同光元年(923年)復名福唐縣。

            長興四年(閩龍啟元年,933年),以“山自永福里,水自清源里,會于治所”,改福唐為福清。隸長樂府(是年,福州升為長樂府)。兩宋,福清縣仍隸福州。其間,在北宋太平興國五年(980年),曾改隸興化軍。太平興國八年(983年),復隸福州。南宋景炎元年(1276年),升福州為福安府,福清縣隸福安府。

            元初,福清縣屬福州路。元貞元年(1295年),以戶滿四萬,升為福清州,仍隸福州路。明洪武元年(1369年)復為縣,隸福州府。南明隆武元年(1645年),隸天興府。清代,福清縣仍隸福州府。嘉慶三年(1798年),析福清縣海壇島地置平潭建軍廳,直隸福州府

            民國元年,福清縣屬東路道(民國三年,改稱閩海道)。民國十四年,福清縣直屬省轄。民國廿二年12月至民國廿三年1月,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期間,福清縣屬閩海省。民國廿三年7月,福清縣隸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區。同年8月,南日島歸福清縣管轄。民國廿四年4月,南日島從福清縣析出,設立南日島特種區,歸第一行政督察區管轄。同年9月10日,南日島歸福清縣管轄,列為第四區署。民國廿五年12月,第四區署改為南日特種區,直屬省轄(至此,南日島脫離福清。民國廿九年5月,南日島特種區裁撤,劃歸莆田縣管轄)。民國三十六年4月,福清縣直屬省轄。

            1949年8月16日解放。歷屬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區(1949年9月)、閩侯專區(1950年)、晉江專區(1956年)、閩侯專區(1959年)、莆田地區(1971年)、福州市(1983年7月)。

            1990年12月26日國務院批準,撤銷福清縣,設立福清市(縣級)。1991年5月5日正式掛牌  宋初分為10鄉,后分為太平、萬安、崇德、孝義、長樂、感德、永福7鄉。元明劃為6隅,清沿明制,6隅為:東隅、西隅、南下隅、南上隅、北一隅、北二隅。民國25年(1936年)劃為一、二兩區和南日島特種區署,民國31年并為漁溪、高山2區,民國35年劃為玉融、東張、???、漁溪、龍田、高山6鎮和平化、崇孝、仁義、東瀚、光賢、江陰6鄉。1949年劃為玉融、東張、???、漁溪、龍田、高山6鎮和仁義、江得、光賢、江陰、平化、東瀚、化南、化北8鄉。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,1961年劃為18個人民公社,1983年劃為21個人民公社。1984年實行政社分開,各公社分別改為鄉(鎮),共設7個鎮14個鄉,后陸續將14個鄉改為鎮,并撤銷融城鎮,設立融城鎮街道辦事處。 2005年底,撤銷音西、陽下、宏路、融城等3個鎮、1個街道,析出??阪?個村委會,整合設立玉屏、龍山、龍江、音西、宏路、石竹、陽下7個街道辦事處。

          打印    關閉    復制鏈接
        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区
          <em id="adafw"><acronym id="adafw"><blockquote id="adafw"></blockquote></acronym></em>

          <dd id="adafw"><noscript id="adafw"></noscript></dd>

                <dd id="adafw"><pre id="adafw"></pre></dd>

                  <button id="adafw"><object id="adafw"></object></butto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