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希韓曾到福清
?。ㄗ髡撸何好麘c) 一都有歐陽修題刻,因歐陽修是宋政治家、文學家,又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,而傳為美談。其實,元代也有一位詩詞名家來過福清?!鞍俣取狈Q其為“元代大詩人”,謂其“著有《奎峰文集》10卷、《詩集》12卷,《四庫總目》傳于世?!碑斎凰奈膶W才能與成就跟歐陽修恐怕不可比,可試想,元明清,在文學上與歐陽修可以比肩的又有幾人?我們不妨看看這個與福清有緣的元代大詩人是怎樣一個人?與福清又有哪些交集?
此人即盧琦?!对贰ぱ魝鳌方榻B十八位官員,盧琦躋身其中,可見其不同凡響。祖籍福建惠安,字希韓,出生于1306年。少時求學頗受器重,一直專心奮志讀書。元至正二年(1342年)試春宮,名列前茅,賜第進士。
登第后,初授將仕郎、浙江臺州錄事,因父喪丁憂守制沒有上任。服除,改延平知事。至正十二年(1352年)轉永春縣尹。元代縣尹相當于縣令。
永春上任尚未三年,境內突遭暴雨,水發山崩,田園流失,村舍倒塌,受災者達三千余人。歲荒年饑,滿目瘡痍。為蘇民困,上疏請求開倉賑貸。一方面拯救饑饉,均平賦役,減輕錢糧稅,豁免鐵爐稅,停止橫征牛、苧、絲料、夫役等附征什稅;另一方面,下鄉勸農,清理積案,公允決斷歷久不結的懸案。對細小訟訴,則勸導訟者互諒互讓,致力農事。于是訟事日少,民得安居。同時,修繕校舍,增加學田,延聘邑中德高望重儒者當教授,使“闔邑明人倫,知廉恥,保信義,持忠孝,官曹事少,學風翕然,教化大行?!北R琦還經常出巡郊野,稽查四方?!白允峭杏诰惩?,“盧永春”之名滿閩粵矣!”
永春周邊鄰縣黎民,早慕“盧永春”之名,把盧琦治下的永春視作安居之地,饑民蜂擁而入?!懊穸喾隼蠑y幼就食永春?!比欢?,閩南大旱,永春也未能免災。但因永春天然條件良好,氣候潮濕多雨,有“小旱無憂,大旱半收”之諺語,加之盧琦管理有方,受災相對輕些。盧琦不嫌棄外來饑民,想盡辦法予以賑濟。他招呼永春人盡力救援外來饑民,并讓佛寺設粥棚收納饑民,還派人用船收納被遺棄的幼兒、饑民,使永春境內道無餓殍,合郡黎民額首稱慶?!氨R永春”之名,愈加遠揚。
可是,此時元政權已是西山殘陽,官逼民反,饑民到處揭竿,盜賊如麻,戰亂之火逞燎原之勢。元史載,鄰縣仙游群盜竄至永春,適逢盧琦在鄉間巡察民情。賊人遠遠瞥見盧琦,彼此轉告: “這是永春的醫生,成為這種醫生的黎民,真是大幸??!”盧琦不懼不避,立馬賊前,曉以好壞禍福,勸群賊立地自新。賊人答: “我們的父母官虐待我們驅趕我們,所以我們才到這個地步呀?!北R琦給以安慰,群賊放棄兵器,綁了賊首獻給盧琦,然后散去,盜患頓解。
至正十六年(1356年),盧琦調任寧德,永春父老相率前往福建宣慰司都元帥府乞留不得,乃立廟設生祠奉祀,并請永泰籍名人林泉生撰《永春縣知縣盧公去思碑》,勒石于郊頌德,表達永春百姓對盧琦的思念。
元順宗至正年間,寧德盜賊猖獗,民不聊生。盧琦一到寧德,盜賊望風逃竄,匿于深山的百姓,紛紛復歸故里,安居樂業。
同年,興化、泉州地區發生戰事。福建宣慰司都元帥府因為盧琦名著永春,下文請他共商大計。他來往于二郡之間,不畏煩勞。不久,因功提授為鹽課司,分司???,外商貨運都得經他許可方能交易于全省。因課督供鹽無誤,他的名字又震動中外。時,戶部下令,讓四鹽場各自為市。盧琦認為這種辦法上虧國課,下毒小民,置之不理。
至正二十二年(1362年),盧琦被提升為浙江平陽知州。委任狀尚未到達,他卻因病溘然去世,享年56歲。
至正十九年(1359年)十一月,盧琦到??谌饚r山,留下以下題刻:“溫陵盧希韓徵賦??阪?,公暇至此。同游者陳國輔、顏希道、陳仲宣、李月海、鄭宗晦、上官仲德、陳元才、陳士吉、鄭克裕,僧孤巖。時至正己亥十一月二十一日?!睖亓晔侨輨e稱,惠安舊屬泉州府。
盧希韓是福建歷史上的知名良吏,他在福清??阪偭粝碌念}刻,一向沒有引起重視,令人十分遺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