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清泳貿塑膠有限公司:溫馨的企業讓人留戀
溫馨的企業讓人留戀
——福清泳貿塑膠有限公司人性化管理側記
環境優雅的生產車間
集體生日聚會留影
窗外艷陽高照,車間里多條生產線正開足了馬力,員工們有的忙著貼產品標識,有的專注于產品質量的檢測……從一層到三層,到處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。但是行走其間,竟感覺不到絲毫的炎熱,沒見到汗流浹背的場面,也沒有傳統塑膠制造業特有的臭味,員工們個個都顯得氣定神閑。“這要感謝公司為我們創造的舒適的空調環境。”公司貴州籍外來工說。
位于洪寬工業村的福清泳貿塑膠有限公司,成立于1993年3月,是一家臺資企業,專業從事生產各種電子顯示器、電視等電子產品塑膠外殼、塑料家俱玩具和各種運動塑膠鞋材加工企業,年產值達2億元。近日,記者走進該家臺企,為其倡導的“快樂工作、快樂生活”企業文化理念深深折服。
打造溫暖的“家”
在該公司廠區旁,三座橙色的樓房格外顯眼,那是員工公寓區。
眾所周知,“包吃包住”,這是企業招工廣告中的常見用語,足見“吃”與“住”在廣大員工心目中的分量。員工宿舍作為企業提供給員工的福利,是員工生活、學習和交流的重要場所,是員工在企業工作之余的“家”。泳貿塑膠有限公司非常用心改善職工的居住條件以留住員工。
在采訪中,來自武漢的小葉告訴記者,他喜歡吃辣,剛應聘進公司時,還擔心甜淡的閩系菜不合口味,“要知道,下班后總希望能吃上一口舒心的飯菜,那才幸福,現在,食堂的菜品很合我的口味,我的幸福指數很高的哦。”
原來,該公司不僅免費提供住宿和一日三餐,而且為滿足來自不同地區員工的飲食口味,還聘請多位來自不同地區菜系廚師主廚,每周還根據問卷調查安排、調整菜譜。今年,該公司還將投入一筆資金建造新公寓,讓員工住的更寬松。
公司董事長陳友壽說,企業立足,以人為本,企業發展更離不開每一名員工的付出。只有安居才能樂業。因此,公司秉承“一切為了發展、一切為了職工”的企業宗旨,將員工的利益放在首位,力求將企業打造成員工最溫暖的家。
讓人興奮的福利
一提起5月12日,年輕職工小李特別的興奮,因為那天,公司出資請他到江浙一帶旅游。“早就聽說許多電影電視都在橫店影視城里拍攝的,聚集著許多明星呢!”剛參加工作不久的他沒有多余的存款旅游,雖然對橫店很神往,但因囊中羞澀未能成行。今年,他作為公司的優秀員工享受了這份待遇,實現了自己的愿望。
在泳貿塑膠,有許多員工和小李一樣,享受到了這項免費外出旅游的福利待遇。陳友壽說,企業員工大多數都是外省人,一年難得回去一次,只有讓他們覺得溫暖,才能呆的更安心。因此,公司每年都會在4、5月份淡季的時候,組織員工,赴省內外許多著名的景點觀光旅游,在勞累繁瑣的工作之后讓大家放松,調整心態。
除了旅游,還有一項福利特別感動人,那就是每個月的集體生日聚餐。在每個月的月底,將本月生日的“壽星”聚集在一起,大家一起許愿,一起吹生日蠟燭,一起熱鬧熱鬧吃蛋糕,一起分享拆生日禮物的開心,而公司全體員工都是他們好日子的見證者。公司里的叔叔阿姨級老員工說起這些事時,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:“我們也可以像年輕人一樣享受一下,開心一下,感覺很幸福。”
為了體現公司對員工的關愛,該公司還會定期舉辦卡拉OK歌唱比賽、各類球賽、生產技能知識競賽等,讓員工的業余文化生活豐富多彩。每到年終,該公司還會掏錢請全體員工聚餐。行政人員陳秀清說:“我們公司員工650多名,過年過節辦酒席達100多桌,那場面非常壯觀,還有抽獎、年終分紅,特興奮。”
及時給員工“補鈣”
“衷心感謝公司對我們一家的無私幫助,幫助我們渡過了最絕望最艱難的時期,能在這樣一個充滿溫暖與愛心的大集體下工作生活是我最大的幸運。”這是公司涂裝課課長楊前付去年寫的一封感謝信中的內容。
原來,去年8月,老楊的兩個姐姐探親返回公司途中不幸發生嚴重車禍,面對著這晴天霹靂和巨額救命費,老楊一家束手無策。陳友壽獲悉后,立即讓財務取出2萬元現金,讓老楊先帶著使用。隨后,公司又倡導全體員工伸出了援助之手,募捐到了2.5萬多元。
“雖然我的兩個姐姐最后還是不治身亡,但是有了公司大集體的溫暖,讓我們的家庭有了重新站起來的勇氣。”老楊說,現在,他更愛這個集體了,如今,除了他夫妻倆扎根公司,他又介紹他弟弟一家來公司上班。
要吸引、留住員工,除了用心關愛,公司還建立一套讓員工更有激情的薪酬體系和績效考核制度,設定工齡制,讓員工工資逐級上升,增加收入,為每一個員工進行個人職業規劃,并聘請專家授課,及時給員工“補鈣”, 讓他們與公司的發展共進步。在泳貿,許多管理干部就是從一線員工提拔起來的。來自四川的員工老嚴說,他工作六年來,公司懂得賞識員工,一步步地引導員工如何去干,如何去學習,如何成才,這是公司最吸引人之處。
“公司希望提供一個更加科學、公正的晉升通道。任何員工的晉升都由制度來決定,而不是根據老板或高管的個人喜好。我不能保證你在企業做到退休,但我可以幫助你盡可能地提升你的能力、實現你的價值,以及再擇業的技能。”陳友壽認為,這是一家好的企業應該做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