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福廬山公園
福清僑鄉報-福清新聞網6月9日訊(記者:林秋明) 從城區驅車前往龍田鎮,在毗鄰鎮區的道路右面,可以看到一座龐大的公園,它就是福廬山公園。該公園不但為龍田鎮群眾增加一個休閑、鍛煉的好去處,也成為一張文化名片和彰顯小城鎮風貌的窗口,更成為我市旅游業重要的景觀帶。
走進福廬山公園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雄偉的進山牌坊,坊頂正反兩面分別是明代內閣首輔葉向高、本土書法家林浴生的題字:福廬山、秀甲閩越。柱子正反兩面分別鐫刻著名書法家趙玉林、余險峰書寫的“飛磴危梯迷離安在,每憑圖冊猜前局;洞門奧室恍惚猶存,空倚江山仰昔賢”、“到此地能耳聞戚元敬平倭戟鼓,登斯山可心會葉進卿杖策情緣”的聯對。牌坊左右兩側矗立著12根莊嚴肅穆的石龍柱,每根都鏤刻著活靈活現的騰龍和祥云。
與牌坊遙遙相對的是兩座仿古木質建筑,每一個構件雕工精細,為福廬山公園增添許多光彩和靈氣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為了記錄此次重修福廬山公園的盛舉,本土作家施祖松、書法家余險峰還特地精心創作、書寫了一篇綺麗、俊美的《福廬山重興記》予以評價:“龍田黨委、政府集眾志,匯群言,譜藍圖,謀重興之策。于是焉,賢達俊彥爭先解囊,上下同心,襄其成功,德莫大焉……”
2009年,新一屆龍田鎮黨委、政府高瞻遠矚,把目光瞄準福廬山這一著名風景區,決心將其打造成以獨特的區域文化與山地巖石為特色,集文化、休閑、娛樂、教育、游覽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。依據規劃,重修后的福廬山公園按地形地貌、景點景物分布狀況,結合整體形象定位,設有:東入口綜合區、歷史文化觀光區、福廬禪寺區、南入口景觀區、運動休閑區、生態休閑區、度假休閑區等7個功能區。一期工程東入口綜合區,規劃面積203.5畝,是公園的主入口之所在,景觀上強調其文化性與標志性,樹立公園形象,再造福廬名山意象,主要景觀有:福廬真境、進山牌坊、福地精廬、秀出南斗、嬉園、芳草竟鳶、麗矚亭、環流亭、虎溪橋、石隱山房等。
在社會各界及廣大龍田籍企業家的共同努力下,只用了短短半年時間,福廬山公園便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。重修后的福廬山公園由進山牌坊、大廣場、石龍柱等部分構成,無一不給人以和諧之美。
2010年12月26日,被列為省、福州市、福清市“五大戰役”項目、總投資3000萬元的福廬山公園一期勝利竣工,并在建市20周年之際舉行了盛大的慶典儀式,使這一個玉融名勝重新煥發異彩。重修后的福廬山公園總體規劃范圍為東至大真線,北至規劃的城鎮干道,南至規劃的城鎮次干道,西側與郊野相連,面積達130公頃,寬闊而不空曠,盡顯出濃厚的文化與鄉土氣息。
福廬山公園是龍高半島最大的群眾性公園。凡是到龍田鎮游玩、購物的市民,總不忘到里面走一遭,除了欣賞美輪美奐的景點外,還能領略到福廬山深厚的歷史文化。